“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展”在台湾世新大学开展

2019年05月22日来源:北京市台联网

台湾世新大学文学院李功勤院长开幕式上致辞

北京市台联向澎湖蔡廷兰进士第相关人员赠送科举史料

  近日,由北京市台联与台湾世新大学共同主办的“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展”开幕仪式在世新大学举行。这是“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展”在台湾巡展的第十站。台湾世新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李功勤、图书资讯长邱孟佑、人文社会学院文学系主任张雪媃、英语系主任王毓芝、部分世新大学教授、学生共100余人共同出席见证了展出盛况,北京市台联副会长王慧一行8人也专程赴台参加开幕式,并开展文化参访与调研。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人才培养和官员选拔的制度,开始于隋唐,完善于宋朝,鼎盛于明清,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华文明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科举制度在台湾实施了200余年,不仅为台湾社会培养了大批知识精英,也奠定儒学文化在台湾的教育基础。赴京赶考是科举制度的最重要环节,北京台湾会馆正是当年基于方便台湾士子进京赶考而设立,后成为在京台胞的重要活动场所。

  位于台湾台北市文山区的世新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台湾著名的传媒类大学。创办人成舍我先生(1898-1991),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在中国新闻史上享有很高声望与影响。从事新闻业近77年,一生参与创办媒体、刊物近20家,直接创办12家,遭遇挫折无数,也是个人力量从事新闻教育事业最长、影响重大的新闻教育家。其子成思危,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本次台湾世新大学校园巡展由大量图文、拓片史料等组成,内容包括科举制度在台湾的设立和发展、北京孔庙明清进士题名碑碑林中清代33位台湾进士的部分拓片、大小金榜、进士齿录等史料,知名台湾进士介绍以及科举制度对台湾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等,再现“台湾进士”这一群体的风采和成就。

  据了解,“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展”是北京市台联基于台湾会馆特殊地位,全面汇集两岸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遍访两岸台湾进士遗迹,搜集两岸鲜活史料的基础上,倾力打造的京台文化交流品牌项目,旨在从历史的维度,诠释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历史事实,进一步连接两岸同胞的感情之线和血脉之线,加深相互理解,增进彼此感情。自2013年起,北京市台联按照“联谊—团结—协调—服务”的工作定位,采取“搭平台、建渠道、交朋友、促合作”的工作方式,联合台湾成功大学、台南文化协会在台南孔庙首展之后,先后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铭传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华梵大学、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台湾台南大学等院校进行了专题巡展,在两岸学术界、民间和台湾广大师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岛内媒体、民众的重视和广泛好评,为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出间隙,为深入挖掘儒家思想、科举制度在台湾的影响,北京市台联副会长王慧带领相关人员,到台湾高雄凤仪书院及孔子庙、澎湖“蔡廷兰进士第”等地参访,搜集科举制度相关事迹,丰富进士专题展展览内容,和相关部门座谈交流,为后续在台湾办展进行调研和协商。

  据悉,台湾世新大学巡展活动将于5月底结束。

北京市台联参访团在高雄孔子庙合影

北京市台联参访团参访高雄凤仪书院

  

[编辑:马丰军]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