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台胞参与乡村振兴 促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

2021年11月12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台联界别委员赴粤考察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提出,“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兴业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接收到此信号的广大台胞纷纷表示,“未来,在乡村振兴上,台青台企大有可为。”

  为此,10月24日至28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台联界别委员一行,前往开展农业林业两岸交流较早的广东省进行专题调研。考察团先后前往深圳、韶关、清远、广州等地,分别就该省支持台胞台企参与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落实台湾同胞同等待遇政策等主题,与该省各地市涉台部门,在粤常住台胞、台商、台青代表进行座谈。
 

考察团成员合影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委员戴北方,台联界别委员杨毅周、郑平、江尔雄、肖燚、张百良、陈建华、林娜、高峰、颜珂等参与此次考察。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武军、广东省政协港澳台委专职副主任覃大可一同参加考察。
 
台胞参与翁源乡村振兴,共绘美丽乡村“兰”图
 
  毗邻港澳,面向南海,肩负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使命的广东省,其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1.07万亿元,同比增长2.3%,总量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如此辉煌的发展成就,让人们不禁想到广东,就浮现“创新又有活力”的深圳,抑或是“繁荣又具潜力”的广州,很难联想到韶关市翁源县,这个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
 

听取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兰花基地情况介绍
 
  “广东省2009年成立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翁源核心区以来,翁源县政府紧抓粤台农林合作机遇,依托兰花产业优势,推进兰花产业园、特色小镇建设,构建以兰花为主导,蔬菜、水果、蚕桑、甘蔗、茶叶为补充的‘一花带五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翁源花卉种植面积4.7万亩,其中兰花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值超30亿元……”一路上,考察团成员认真听取德芳兰园有限公司创始人刘芳的介绍,在抵达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兰花基地时,已对该试验区有了清晰的认识。
 
  刘芳来自湖南,2001年与来自台中的曹德兴结为夫妇,共同创业。他们从兰花经销开始,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刻苦专研兰花种养技术,大胆改良营养液,使不同时期的兰花都能正常健康成长。2002年,他们创立德芳兰园公司,经过近20年辛勤耕耘,该公司从创立时的20多亩发展迄今已250余亩,并建立起生产——销售——推广——研发一条龙的供应服务链。
 
  “你们主要种植什么品种的兰花?”“收入怎么样?”“销售渠道都有哪些?”“当地政策给予了什么支持?”……在前往兰棚参观的路上,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郑平,全国台联副会长、福建省台联会长江尔雄等人均纷纷提问,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该台企的经营发展情况。
 

考察团一行到德芳兰园兰棚考察
 
  “我们目前种植的产品以国兰及交配兰为主,其中包括春兰、墨兰、春剑、莲瓣、建兰等兰科植物,公司种植的兰花有80万余盆,每年上市的精品兰花有30余万盆,年产值约1500万元。不仅如此,我们扎根发展后,也带动一些台商与当地80多位农户一起学技术,经过3至5年的实践,他们都回家办场种植兰花,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刘芳很有成就感地说。
 
  关于销售渠道与政策支持,刘芳打开手机向大家展示在抖音上直播卖花的画面。她表示:“疫情后,公司积极发展电商,目前团队有40人,在淘宝、中国兰花网、京东、抖音等平台上搜索‘德芳兰业’或‘德宸兰业’就能找到我们,自从开通线上销售渠道后,销售量就急速增长。不过,我们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政府对台胞、对园区的扶持与资助。比如政策上出台兰花产业园贴息贷款、对大棚滴灌等装备技术改造、证照办理与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问题,在入驻基地后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处理与解决。”
 
  全国台联副会长、广东省台联会长,曾经在韶关市工作的颜珂进一步补充表示,“韶关市翁源县由于气候和台湾接近,很多台商主动来与当地农民一起种植兰花。现在,翁源兰花不但享誉全国,还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由此可见,乡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而翁源县早已在两岸融合这条大道上把路拓宽走实了,翁源欢迎更多台胞到此扎根发展。”
 
铺就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富民兴村路
 
  改革开放后,广东一直是台胞台企重要聚集地,粤台农业林业交流合作起步早、基础好。自2006年以来,中央在广东省相继批准设立了佛山、湛江2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以及珠海金湾、汕头潮南、梅州梅江3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广东省政府先后批准设立韶关、江门、高要、汕尾等4个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
 
  在此基础上,广东省台办会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在粤北清远、粤西湛江、粤东汕尾创建了“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台胞台企参与乡村振兴、深化粤台农林合作提供更广阔的施展舞台。于2019年创立的清远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下称试验区),也是本次考察的重点。
 

在连樟村考察
 
  考察团一行于26日至27日,走访了该试验区中的两个核心区域——连江口镇连樟村、浸潭镇下迳村。在清远市政协党组书记姚楚旋、市台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思真的引领介绍下,了解“农林22条”“粤台农林34条”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设在两个村中的“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研究实践所”(下称研实所),作为试验区常设实体机构和运行平台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李思真介绍,研实所具备4项要素和功能。一是作为观察、展示试验区建设情况的窗口,各界人士只要踏入研实所,即能对试验区建设全貌有直观整体的了解;二是作为开办不同主题“两岸乡村融合发展骨干研究与实践班”的场所;三是作为释放两岸草根创业创新的热土,提供全方位、低门槛对接,引入一批实质落地的台湾良种、良技与农业“达人”,尝试“台湾品种/技术——大陆种植——两岸销售”的两岸乡村农业产业合作新模式;四是作为开展两岸基层交流、实现互利互惠的桥梁,通过吸引台湾农业团队入驻,与台湾村里结对“姐妹村”,让研实所在岛内落地挂牌等方式实现。
 
  伫立在连樟村研实所招牌前的杨毅周,聆听后十分感慨地说:“这个曾经闭塞落后的省级贫困村,如今脱胎换骨,生机盎然,还成了两岸产业、文化、金融、研究人才等资源的汇集地,实在了不起。”
 
  考察团成员还参观了连樟村扶贫车间、碧桂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品尝了以调控品质技术所产出的岭南特色水果。闻之香甜诱人、品之爽口滑嫩的玉菇甜瓜等优质农产品,让考察团一行赞不绝口且自掏腰包购买。
 

在下迳村考察
 
  同设研实所的下迳村,与连樟村不同处在于该村还是开展“两岸乡村农旅结合领域深度合作”的试点单位。“下迳村在‘农+旅’上借鉴了台湾哪些先进经验?开展了哪些项目合作?成效如何呢?”长期关心美丽乡村建设议题的郑平,兴致盎然地提问。
 
  下迳村工作人员回应说,村子是参考台湾地震灾区桃米村的经验与方法来发展农旅产业的。台湾桃米村拥有全岛29种原生青蛙中的23种,全岛143种蜻蜓中的56种,村民不断挖掘生态资源,设计出两种小动物可爱的卡通形象并制作成工艺品,不断进行宣传,如此一来,桃米村很快就从地震废墟转变为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了。我们学习桃米村的经验,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调动村民积极性,利用村内四季常流的地下硫铁矿自涌泉 ,自筹900多万资金,建设汤泉民宿,将下迳村打造为“浸潭第一个特色汤泉旅游综合度假村”,目前村集体月收入达20万元,根本了改变原来穷村、空心村的面貌。
 
  “乡村振兴就应该因地制宜,在原有基础上描绘蓝图、挖掘再生资源,这才是最合乎经济效益与民众心意的作法。” 郑平听取情况后指出,“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最后夺取了全国胜利;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现在我们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我们希望广大台胞能看到祖国大陆农村的重要性,积极融入其中,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考察团成员在创博汇(上)、合丽珊瑚(中)、台湾中信银行深圳分行(下)与台青台商座谈
 
  台胞困难无小事,每桩每件总关情。在为期5天的考察调研中,考察团成员分别在深港青年梦工厂台湾青年创博汇(深圳)孵化有限公司、台企合丽珊瑚有限公司、台湾中信银行深圳分行,以及英德台泥水泥公司、清远台企广硕鞋业公司、广州汇龙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下称汇龙基地)等地,与台青台商亲切交流座谈,了解他们的困难与当地贯彻落实台湾同胞同等待遇等政策的最新情况。
 
  “创博汇”作为深台对接创新创业比赛的国际指标性孵化品牌,成立于2018年,是由几位台湾籍和香港籍的潮汕华人所创立。他们通过举办“潮创客大赛”等方式,吸引了上千组参赛,优选辅导具有创新设计理念和前沿科技的台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落地前海。
 
  考察团一行参观入驻创博汇的“前瞻科技教育”台青创业团队,并在听取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深圳市委台办主任郑崇阳的情况介绍后,展开全面且深入的讨论。 
 
  杨毅周在座谈会上指出,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离京视察第一站就到前海,对前海开发开放作出“充分发扬特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落实比特区还要特的先行先试政策”等重要指示。目前,前海承担着包括自由贸易试验、粤港澳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四大国家战略使命”在内的15个国家战略定位,是“特区中的特区”,也是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扇重要窗口。
 
  杨毅周表示,考察团到深圳的第一站就到前海,为的是挖掘更多深台交流合作的机会,拓展北京、上海、福建以外的对台交流阵地,让台湾同胞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我相信,当台湾同胞看见前海惊人的发展速度后,必定会提高对两岸统一的信心。
 

在汇龙基地考察合影
 
  考察团一行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汇龙基地,与入驻的近20位台青台企代表交流会谈。该基地2016年获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称号,并挂牌广州市第一家“台湾青年之家”,2020年又挂牌成立“广州市台湾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汇龙基地成立以来,致力构筑“创业圈+就业圈+学习圈+朋友圈+生活圈”五位一体服务模式,聚集台港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台青在穗创新创业、文化交流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该基地已入驻台港澳青年企业80家,其中40个项目在去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区中获奖。
 
  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联盟主席、汇龙基地联合创始人陈鸿杰,向来访的考察团成员介绍,汇龙基地作为国台办授牌设立的81个青创基地与就业创业示范点之一,具有整合台湾、香港、广东资源的明显优势。比如,台湾在工业精细度上,香港在金融上,广州在美妆皮革、广交会国际平台搭建上的优势,只要整合好,就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帮助台港澳青年更好地融入。他说,“未来,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联盟将继续努力打通、整合各基地资源,为两岸创业者打造一个合作共享、没有陌生人的创业生态圈。”
 
总结挖掘台胞台企参与乡村振兴优势
 

总结会现场
 
  28日下午,考察团成员结束所有调研,带着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成果回到驻地酒店,展开热烈的讨论。
 
  “这次调研我很受益,也有些思考。”江尔雄表示,广东在引领台青参与乡村振兴,搭建台青交流交心平台,促进两岸心灵契合上走出一条很好的路子,具有带头效应。“我行程中一直在思考,台胞台企参与乡村振兴的优势强项是什么?我认为不在资金投入,而在于乡村建设里的环境整治、文化旅游、乡村规划上,因此台胞台企应该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谈及本次考察的总体感受时,全国台联副会长、辽宁省台联原会长张百良说:“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确实名不虚传,在很多方面为全国其他省市起到典型带动的作用,对台湾高端人才、高科技产业、现代化农业企业也有很强的吸引力,愿意入驻创新创业基地、投入较多的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广东有些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其他省市好好学习借鉴。因此我建议,各省需结合自身情况应用好广东经验,并且不论在创业基地还是新农村建设问题上,当地政府都要拿出更多实习就业的岗位,让台青深入了解大陆后再去创业、投产。”
 
  台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台联负责人林娜提出,“在台胞台企融入乡村振兴上应坚持市场化原则,在引入台商台企时应当对其优势劣势进行评估,以促进其落地与持续性发展。”
 
  杨毅周、郑平、肖燚、陈建华、高峰、颜珂等委员,也就行程中的体悟进行分享,并对“如何让台胞台企更好地融入大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意见建议。(图/文 李俞柔)
 
[编辑:王宇]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