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也有故事(之十二)相携天使二十年——台湾“老天使”翁林澄的故事

2016年04月25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台胞之家网专稿:《天使也有故事(之十二)相携天使二十年——台湾“老天使”翁林澄的故事》:
  
  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只要提到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翁林澄的。“翁林澄”这个名字同小天使紧紧绑定在一起,这一绑就是20年,两岸参与这项活动20年从未中断的,他是唯一。

翁林澄先生的心中永远是春天

  我在采访他的儿子翁林宇的时候,翁林宇曾说:“爸爸从满头华发到年近花甲,一生中把最好的时光都奉献在小天使交流上了。”翁林宇说得很实在,也很准确。翁林先生从1991年开始,作为拓荒者之一,就开始致力于小天使交流,20年来,物换星移,人事更迭,海峡两岸许多参与过这项活动的人由于种种原因逐渐离开或淡出了这个交流平台,唯有他,20年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这块圣土。
  
  最早知道翁林先生是在1992年,当时我在《台声》杂志总编室工作。第一届台湾和平小天使参访团近150人来北京,开创了两岸青少年交流的新篇。作为当时涉台的唯一一份公开刊物,我社曾派出记者全程跟踪采访。随之编发了一整版的彩页,报导了这项具有开拓意义的活动。当时,台湾团的领队是张平沼先生,但采访记者就提到过翁林澄这个名字。再后来,一届届双向交流次第展开,我因负责《台声》杂志的缘故,几乎每一届报导的稿件都经过我的手修改编发。印象中,翁林澄的名字,一次次出现在记者们的报导中。因此也可以说,我同翁林先生一样,也与天使同行了20年。正因为此,能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也就不足为怪了。
  
  2008年,我参加了第十一届大陆和平小天使赴台交流活动。那次活动,由湖北台联承接,带去的是湖北的小天使,所有的组织协调工作都是由全国台联文宣部,也就是由我所在的宣传处直接操作的。常言道,事非经过不知难。局外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这个过程的繁杂和艰辛。
  
  已经记不清为了协调相关事宜,同湖北方面和大陆其他主办单位、主管单位联系过多少回。单就同台湾方面联络,为大事小情就不知道有过多少次邮件往还,打过多少越海电话。总之,在三四个月的筹备期间,我始终同台湾方面频繁联系。那边,回邮件和电话的除了企划人协会的几位工作人员,就是翁林先生。我同翁林先生可算是先闻其声,后谋其面了。
  
  印象深刻的是,每一次通讯,回复都透着亲切,认真:答释疑问,解决问题,细致耐心干净利索,效率极高,这是我对台湾企划人协会工作人员的印象。那时,翁林先生是台湾企划人协会的理事长。
  
  经过紧张的筹备,2008年7月下旬,大陆小天使团顺利成行了。那时,两岸还没有直航,我们经香港转机到达台湾。在桃园机场,一行人受到了隆重的欢迎。我脖子上被迎接的人热情地戴上了花环,给我戴花环的正是翁林先生。

一样的笑容——翁林先生与小天使

  十天的活动中,与翁林先生同行,他的脸上总是带着谦和的笑容,与他沟通让你感到轻松,没有任何压力;他有童心爱心,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他又有很强的决断力,解决问题时从不拖泥带水;同时也有很强的掌控能力,企划人协会的一班人在他的领导下各司其职,效率极高。在台的日子里,我们每天的活动都安排得满满,晚上回到宾馆安顿好孩子已经很晚了,但甭管多晚,翁林先生都会约我们在宾馆大堂聚会,边喝咖啡边总结当天的活动,布置下一天工作。他总是一边讨论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不放过。有时讨论到凌晨一两点,分手后他还要赶回家去,连夜落实一些事情。第二天他又早早出现在宾馆大厅,等着我们出发。
  
  交流活动中翁林先生的“全家总动员”让人难忘。我看到,她的太太郑秀英女士几乎每一次都是与他一起出现在活动的现场,一起参与意见协调解决问题。他的儿子翁林宇、女儿翁瑄,像其他志工一样服务,跟车、带团,与小天使们在一起。他的姐姐翁林茂花一家人也参与其中,与企划人协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参加到活动的接待工作中来。后来我才了解到,翁林宇和翁瑄几乎从第一届小天使的交流开始,就跟着父亲,同时或分别参加过多次的交流活动。他们跟着父亲到过北京、内蒙、陕西、云南等地,在台湾更是多次参与接待来自大陆的小天使。海峡两岸还没有这样一个家庭,20年如一日,全家人都投入到小天使的交流活动中来。这一点,翁林先生又创下了一份记录。
  
  2010年1月,我再一次带着第十二届大陆和平小天使参访团到台湾。由于已经是一项品牌活动,每次的行程内容基本相同,但对于新一届的孩子来说,都是第一次。如何让他们的这份新奇美好保存在记忆里,是海峡两岸主办方每个工作人员的追求,而我看到的是,翁林先生为此付出的心血比别人更多。
  
  翁林先生在认真做好每一届交流活动的同时,也对此有着更深的思考。他认为,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步改善,各种层面的青少年交流活动日趋热络,形式也更加新颖多样。小天使交流活动只有从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才能使之焕发新的活力。就小天使活动的发展方向,翁林先生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期望小天使交流活动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
  
  再一次与翁林先生合作是在2010年的5月。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办,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全国台联同时举办了两个分论坛,其中之一就是名为“和平小天使,两岸手拉手”系列活动,由海峡两岸三家主办单位共同举办。那一次,翁林先生又从台湾带来了数十位小天使和曾经参与过活动的大天使。大陆方面几乎也是同样的阵容。这次活动既有参与开幕式演出,又有两岸大小天使的交流,还有东南卫视要录制一场专题访谈。活动虽未被列入某一届,但内容丰富多彩,绝不亚于一次小天使互访。

2010年6月,翁林先生(前排中)到福建参加第二届海峡论坛时,在“天使之梦”访谈现场。徐波/摄影

  在活动中,我负责邀集大陆的十余位大天使。他们如今已经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和学习。为了找“对子”,找故事,我又没少与台湾方面打交道。翁林先生和他的团队一如既往地给予协助。有了合作的默契才有了活动的成功。在厦门,在福州,我再次目睹了翁林先生对活动的付出不遗余力。记忆深刻的是他每每看小天使大天使们欢乐聚会时的眼神,那神情像慈父看着自己儿女成大长人成就般的享受,那种感情是自然流露,装是装不出来的。
  
  通过几次活动之后,翁林先生对我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是我随后陆续发表的关于小天使活动的系列文章以及编发的数十位两岸小天使的感想心得,引起了翁林先生的关注和兴趣,他曾多次提及,自然也就有了今天这本书的合作。
  
  2011年10月,为拍摄纪念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的电视专题片,根据情节的需要,有对翁林先生的采访。那次拍摄特意安排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上采访翁林先生。我和摄像师提前到了现场,左挑右选,找寻合适的角度。摄像需要垫高座位,我甚至往返几次从楼下搬青砖上来,还坐在被采访的位置上试了多次,直到摄像师满意为止。

两位致力于两岸青少年交流的“老天使”:勾德元主任(右一)与翁林澄先生(左三)。左一为时任全国台联文宣部部长的焦万曼女士。

  采访时我问起翁林先生参加第二届海峡论坛期间见到两岸大天使交流时的感受。他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成长的大天使们,平时碍于工作学业,没有办法碰面,通过海峡论坛活动,大家集合在一起,相处了几天,重新温习《同是一个梦》。他们的再交流,那种融洽的感情场景令人感动。还有大家一起为论坛的开幕式演出排练时,那种不畏辛劳克服困难的认真态度让我印象深刻。总之,他们都非常珍惜这样的聚会,珍惜和平小天使交流结下的缘分。这也启发我们,小天使活动后续的交流同样重要,也同样有意义。”谈到未来,他说:“20年的交流,参与过小天使活动的人数上万,波及和影响过的人两岸加起来也有好几万了。这影响必然会持续下去。我们希望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使之成为一个信息库,让两岸的大小天使能够透过这个数据库,慢慢地联系起来。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未来想要怎样促进两岸和平,以及自己能贡献些什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希望让它借此发挥磁场的作用,让和平的理念在今后持续发展。另外,平台还可以偏向于现况的运作,彼此的现况如何,可以做一些内部的联系,创造出于公于私都有利的事业体,让彼此更加心相连,互相扶持,创作更多的成功机会。当然我们也希望藉由这样的平台运作,有专人经营、有经费资助,开拓有益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在全世界传播的广阔途径,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在两岸共进的时候,让外国人能有更多的了解。”

2012年7月,两岸和平小天使2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图为翁林先生在纪念大会上发言。徐波/摄影

  2012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纪念小天使交流20周年系列活动期间,我忙碌其中,再次看到了同样忙碌的翁林先生。纪念大会、欢迎宴会、专题晚会,场上场下,里里外外,他一如既往地尽心,不遗余力。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大厅里,他抽空给曾经为小天使交流活动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每人颁发一枚“感谢有你”的纪念铜牌,颁牌的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我突然想:真该有人为翁林先生颁发一枚奖章,嘉奖他20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地为两岸小天使交流所做的杰出贡献。
  
  小人物如我,无能为也,仅以此文记之。(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阎崑提供)
[编辑:郜利敏]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