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去中国化”就是六亲不认

2016年07月26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725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台湾大陆地区高校学生协会联合举办的台湾史暑期研习营在厦门大学开营。第一讲由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为近100名台湾学员授课,发表了《可以折叠的制度和能够拼接的图像——从闽台民间宗亲活动看宗法制度》。

     汪毅夫教授讲课

汪毅夫从宗亲活动的核心:宗法制度、宗亲活动的重要关联:关于血亲和姻亲的亲等认定、“返乡探亲”之返乡:福建的宗族乡村、“返乡探亲”之探亲:“本宗五服亲属”与“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从“返乡探亲”到“寻根谒祖”、从“返乡探亲”到“共修族谱”6个方面向台湾学员们讲述宗法制度。

汪毅夫讲到,现代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教授的名著《义序的宗族研究》及其附录《拜祖》收录了《宗法图》《本宗五服图》以及亲属称谓表、亲属关系表等图表10余种。从前辈学者的研究受到启发,设计了如下图表:

汪毅夫教授自创的图表

汪毅夫着重解释了自己原创的图表,横线为虚线,说明的是世或代,即高祖父()为一世(),以此类推,“我”、兄弟(姐妹)、从兄弟(姐妹)、再从兄弟(姐妹)、三从兄弟(姐妹)是五世()。其中,斜线是实线,同一斜线上相连的关系是直系,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子(“我”)是直系,以此类推。由两条斜线相连的关系则是旁系,如:子(“我”)同兄弟(姐妹)是旁系。图表可以用于说明闽台宗亲活动涉及的宗法制度的若干问题。

汪毅夫还从两岸一样的土地制度,相似的婚姻制度讲述了大陆和台湾的历史联结。

最后,汪毅夫接受了长达1个小时台湾学员们的提问,详细地为学员们解惑,令提问的学员茅塞顿开。学员们纷纷表示,汪毅夫教授自创的图表理论非常新颖,为我们敞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受益匪浅。

课后,汪毅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全国台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台湾大陆地区高校学生协会联合举办的“大陆台生台湾史暑期研习营”非常有意义,活动已经进行了一天,非常成功,意义非凡。

汪毅夫说,从我讲述的内容看,宗法制度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要实现“去中国化”首先要不认宗亲,要六亲不认。“去中国化”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我不是中国人”,这里的逻辑是,“去中国”的结果是:“我不是中国人”变成了“我不是人”。“去中国化”是不能完成的艰难的工作。

汪毅夫教授,男,1950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研究员。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副主席,台盟中央副主席,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福建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代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主要著作有:《台湾近代文学丛稿》(1990),《台湾文学史·近代文学编》(1991),《台湾文化概观》(合著)(1993)、《台湾社会与文化》(1994)、《客家民间信仰》(1995),《鲁迅与新思潮》(1996),《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1997),《台湾近代诗人在福建》(1998),《金门史稿》(合著)(1999),《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2000),《闽台区域社会研究》(2004),《闽台缘与闽南风》(2006),《闽台地方史研究》(2008),《闽台地方史论稿》(2011),《闽台妇女史研究》(2011)等。(图/郑宏博  文/郑宏博、程朔)
[编辑:林雪]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