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冰雪 创未来”——全国台联2023年两岸婚生子女冬令营侧记

2023年02月23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2月6日至2月12日,全国台联2023年两岸婚生子女冬令营在辽宁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近40名两岸婚生子女大学生欢聚一堂,开启为期一周丰富饱满的研学行程。此次冬令营以“燃冰雪 创未来”为主题,带领营员赴辽宁沈阳、本溪、丹东、大连等地,让台胞青年在领略北国风光的同时,在冰天雪地中挑战严寒、展现火热的青春,在民族苦难中追忆往昔、激发昂扬的斗志,在烈士纪念碑前感恩和平、传承坚定的信仰。

  7日上午,全国台联副会长、辽宁省台联会长周琪,辽宁省委统战部港澳台统战工作处二级调研员赵焱, 辽宁省台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张建军等领导出席开营式,全国台联台胞事务部副部长陈湛主持开营式。周琪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他鼓励这些来自两岸婚姻家庭的营员,认真思考台湾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两岸婚生子女身份的天然优势,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

周琪出席开营式并致辞

营员合影

  在冰雪中燃烧青春 看见祖国大好河山

  2月8日,营员来到本溪开启冰雪之旅,许多人第一次体验滑雪。父亲来自东莞、母亲来自台湾的黄雯翎第一次来到北方的露天滑雪场,不由得回想起2022北京冬奥会的燃情瞬间。“跟之前的经验真的完全不一样!看起来很简单,但滑起来真的好难,原来冬奥运动员这么不容易!”一些滑雪经验丰富的营员也会帮助其他营员,大家互相扶持、加油打气,营员之间情感迅速升温。

  营员李京机在开滑前淡定表示,“有点慌,但一定会成功的”,于是在滑雪场上,时不时听见他“啊~”的惊叫声,也夹杂着其他营员的鼓励声。“滑雪首先得经历无数困难,因为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刹车,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跌倒。跌倒后再站起来,勇往直前。”体验滑雪后,他笑着发表感言。

营员滑雪体验

  辽宁本溪有世界上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本溪水洞。营员在这里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祖国山川的壮美秀丽。在丹东,营员们来到农村、走进温室大棚,亲手采摘新鲜的东港草莓,一边品尝清甜的草莓、品味朴实的乡土风情,一边感叹现代化种植技术、体验乡村振兴的成果。

参观本溪水洞与走进温室大棚体验草莓采摘

  走进历史,青年勿忘担当

营员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合影

  辽沈大地不仅以北国风光而闻名,还有沉重壮烈的抗日记忆和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史。本次冬令营开营式就在位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原“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附近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营员走进博物馆认真聆听讲解,仔细阅览馆内珍藏的历史照片和珍贵的文物文档,来到印刻着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期的残历碑前驻足瞻仰。营员刘家甄表示,“我是在大连长大的台湾人。我所生活的大连就留有许多抗日历史记忆,而海峡对岸的台湾同样也曾经被殖民过。虽然历史已经走远,我们这代青年也有‘民族不能弱,国家必须往前’的担当,就算未来会有挑战,作为年轻人更应肩负起两岸交流、和平统一的责任。”之后,营员们来到曾与台北故宫多次交流的沈阳故宫,以及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张学良故居参访。

参访沈阳故宫和张学良故居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2月9日上午,营员来到红色丹东,在与朝鲜隔江相望的鸭绿江畔参访抗美援朝纪念馆,沉浸式学习抗美援朝伟大历史。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双腿被炸断仍坚守阵地的孙占元……志愿军烈士们身上展现出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营员。营员刘家甄感叹,“黄继光的母亲没有因为失去儿子而一厥不振,而且还让自己的小儿子上战场,不仅一个人无畏、而是全家都无畏,更代表全中国人民无畏的精神。”

  营员也实地走访了1950年被美国炸断的鸭绿江断桥和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塞的虎山长城。它们是历史沧桑的见证者,更告诉年轻一代要做“振兴民族,青年有责”的警醒者。在鸭绿江断桥上,营员们更是激情澎湃地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前辈们用自己的热血,建构一道屏障,换来今日中国人安居乐业的生活。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到这里学习,了解历史,在未来国家需要时做国家的栋梁。”在鸭绿江断桥上,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张立齐有感而发。

营员参访抗美援朝纪念馆

走访鸭绿江断桥及虎山长城

  大连这座闻名的海滨城市与中国近代百年沧桑息息相关,曾千疮百孔,更与台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月11日上午,营员来到位于大连旅顺的日俄监狱,因国家贫弱、列强欺辱所遭受的残酷真相惨烈地展现在眼前。“过去的历史更残酷啊。所以现在更得看下去、不能忘。”一位一边说着“好可怕”一边仔细看讲解的营员告诉记者。

参观旅顺日俄监狱 

  理解历史,展望两岸和平统一未来

  历史艰难曲折,正道浩荡前行。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两岸历史上有过矛盾、更有许多共同的记忆,两岸和平需要共同守护。除了实地走访,冬令营也安排了三场专题讲座,帮助营员系统理解历史,展望未来两岸关系。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季宁受邀向营员讲述了曾在这里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历史事件真相和背景。从中日签署马关条约、日本要求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到东北不幸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一幕幕伤痛黑暗的历史仿佛呈现在眼前。中共丹东市委党校张南教授则为营员讲述了中国从面临艰苦抉择到志愿军出国作战、最终在悬殊的实力对比下取得胜利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及在其中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背后的大国博弈让人想到而今的两岸关系。周琪在专题讲座中详细解读了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他讲述了当前祖国大陆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对两岸青年的期许。尽管台海形势复杂严峻,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周琪、季宁、张南(从左至右)作报告 

  “台青在大陆从陌生到融入,就是白皮书内容的最好印证”

  2月9日下午,冬令营组织开展了《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专题学习。张立齐作专题分享,营员以小组为单位领学白皮书并分享学习体会,周琪出席活动并与营员交流。

  张立齐表示,小时候长辈就告诉他对于朝鲜战争的记忆,出于个人兴趣后来他也查阅了各种资料,发现甚至有参与过抗美援朝的大陆士兵后来到了台湾。尽管两岸的历史教育不同,台湾教科书对于抗美援朝非常淡化,但台湾上一代老人,也会将历史记忆传承给下一代。

张立齐作分享

  白皮书中提到加强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少年交流,吸引更多台胞特别是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冬令营营员各有成长经历,在专题学习中也结合自身在两岸往来的生活故事分享对白皮书的认识。2016年才到福建福州工作的台青李京机表示,来福州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原本也非常想家,后来在与同事的交往中才逐渐发觉到两岸文化与生活的共同,“我们这样的台青对大陆从陌生、逐渐熟悉到融入,其实就是白皮书中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最好印证。”李京机还说,2021年电影《长津湖》上映,大陆朋友把他拉去看,一开始他根本不知道那段历史,以为跟千岛湖一样是个观光地名,后来看了电影才明白。“你知道吗?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抗美援朝!”他笑道。所以这次冬令营的行程安排,对他而言也是一次历史知识的补充。

营员分享

  “希望有朝一日,两岸不再区分彼此”

  2月11日下午,全国台联两岸婚生子女冬令营“两岸是我家”交流分享会暨闭营式在大连举行。闭营式开始前,周琪特别带营员参观台湾学者蓝博洲“光复后台湾学运历史图文展”,亲自为营员讲解台湾光复后台湾学生自发追悼抗日烈士乃至白色恐怖时期的历史。

周琪为营员讲解展览内容

  大连是台胞在大陆追梦筑梦的一片热土。活动特别邀请三位在大连就业创业的优秀台胞嘉宾向营员分享他们在大陆拼搏奋斗的经验和体会。无论对于这些已在大陆打拼多年、扎根这片土地的台胞而言,还是对因血缘和亲情连接两岸的两岸婚姻家庭来说,两岸都是家,他们身上充分印证了本次交流分享会的主题——“两岸是我家”。

大连台胞分享

  闭营式上,营员纷纷分享研习体会并进行节目表演。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大陆人的营员史博说到,这次活动能使自己更加清晰地认识两岸关系。“今日,尽管两岸在抗美援朝的历史认知上有不同,但两岸和平都是民众希冀的。期望两岸同胞能共同为两岸交流及和平统一而奋斗。”

  生在台湾、长在上海的营员杨致远回忆道,“在大陆时,别人知道我是台湾人,都会很惊讶。回台湾服义务兵役时,台湾长官会跟我说‘那个大陆人过来一下’,在看抗美援朝纪念馆时,我不免想到在厦门隔海望台湾的心情。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产生,希望有朝一日,台湾人和大陆人不用再区分‘那个台湾人’和‘那个大陆人’。”

  来自江苏的营员郁喆轩表示,爷爷常告诉他过去在台湾的生活与抗战历史,使他虽然生活在大陆、但与台湾从未断了连结。在此次参访抗美援朝纪念馆时,看到中美双方当时军力装备悬殊,作为年轻人,更期望未来帮助国家科技发展。

  表演环节,有营员小组朗诵了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该诗表达了余光中对祖国故乡的深远怀念,亦是抒发对于两岸骨肉团圆的期盼。也有营员歌起两岸年轻人都喜爱的词人方文山填词的《我们同唱一首歌》,以台湾人耳熟能详的闽南语乡音,唱出两岸文化同根相连的情谊。

营员在闭营式上表演和分享感言

  希望有朝一日,两岸同胞不再区分彼此。营员的心声,也是本次冬令营的核心主旨。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中,强调了加强两岸交流交往、不断加深认识的重要性。台湾同胞融入大陆,走进在过去教科书中未见的历史;两岸年轻一代交流看法,参与进彼此的生活中。这是新时代两岸融合最好、最有力的体现。(图/文 郭雪筠)

 

[编辑:王宇]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