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敦义如何超越他的三座大山?

2017年05月24日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联合报》24日社论指出,吴敦义在中国国民党党主席选举一举过半取胜,选战中的波诡云谲,如今都化成了国民党党员的声声呼唤。然而,这次选举不只关系着国民党一党的浮沉,它还攸关着台湾民主的前景,以及两岸的祸福。

  酣战之后,前路仍满布荆棘。吴敦义作为胜利者,身上所负的重担相当艰巨,不容片刻骄恃或得意忘形。挡在他面前的,是雄关漫道的三座大山,一座难于一座。

  首先,这次选举的主要焦点,是它反映了中国国民党的路线一次严重的分歧,洪秀柱与吴敦义的政见,在国民党内外许多社群都进行了剧烈的辩论和交锋。这项争辩,其实也反映了国民党求生的焦虑与挣扎。尤其在台当局与地方县市政权皆失落的困境下,要如何让国民党找到起死回生之路,是一个复杂的重建工程;对此,吴敦义必须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

  其次,这次角逐主席者皆是“坐60跨70”之龄,显示了国民党的老态龙钟;国民党与年轻世代之间的隔阂,恐远远超过其想象。国民党在太阳花运动后,几已被年轻世代抛弃;两次大选的惨况,充分反映了它在新世代眼中的评价,这是国民党最深的危机。一方面,积重已久的“大老”思维与“家长”结构,让年轻人对国民党感到不屑或敬而远之;另一方面,国民党“经济挂帅”的右派色彩,让它不断受到崇尚左倾思潮的新世代的无情奚落。对此,国民党要如何提出新要求。

  社论中表示,如果要扩大国民党的社会支持,革新国民党的老旧形象,吴敦义必须要打开思维的硬壳,打破论资排辈及各种条条框框,自我超越,大胆进用青壮世代,并且改变与巨室富贾间的暧昧交往。这是他必须征服的第二个严苛考验。

  第三,国民党另一个大难题,是它要如何从一个曾经挥金如土的大宅门,蜕变成为一个合乎台湾社会脉动的现代政党,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重新号召选民?过去一年,蔡英文利用“党产会”直取国民党的要害;在转型正义的大旗下,国民党毫无招架之力。吴敦义与其耗费心力护守党产,不如化敌人的围剿为改革助力,清理国民党的“朱门”形象,将国民党改造成依赖党费和合法募款而运作的政党组织。主动改革出击,而不是消极等待被宰割,才是国民党重振之道。

  社论中强调,也因此,吴敦义的首要任务,是要重新凝聚国民党的共识,重新站稳国民党的制衡地位,重新整理国民党的核心价值,重新发展符合台湾社会需要的公共论述,以便对民进党粗暴、轻率、自私的决策准确地发动批判和攻击。如此,才可以避免民进党利用其独大地位与集权操作,倾覆台湾。

  国民党从来不缺陈腔滥调,缺少的是新形象、新思维。这点,是我们对吴敦义的期待。

[编辑:王亚静]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