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台新措施如何走好“最后一公里”?台籍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2018年03月10日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记者林舒意 赵飞)国台办联合国家发改委等29个部门不久前发布了31条惠台措施,对此,十三届全国人大台湾代表团进行了热烈讨论,纷纷建言献策。代表们表示,含金量如此高的政策红利需要真正落实到位,走好“最后一公里”才能更好地把温暖送到台湾同胞的心坎里。

  代表黄志贤认为,所有涉台部门和涉及31条措施的部门都要好好学习31条,把政策学好,才能贯彻落实好。

  代表林青讲了青岛一位台籍教师申请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故事。据她讲述,这位教师去年底就提出了申请,但主管部门一直没给他解决。因为对政策理解不到位,主管部门认为台籍教师只能作为参与人去申请基金项目,而这位青岛教师是主持人,即第一申请人。就差最后一公里,28号惠台政策就出台了,林青和同事就跟主管部门进行协调,重申了政策。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这位教师的申请就办好了。

  此次出台的31条措施涵盖财税、用地、金融、教育、文化、影视、医疗等多领域,开放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多位代表也表示,不单要学好政策,还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提供服务平台。

  代表张晓东建议出台《台湾同胞享受全国各省市人才计划福利政策的指导性意见》。他说,31条措施里讲到台湾青年可享受“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其实各地也有一些人才计划。比如,武汉市出台了“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其中有一条“对落籍在武汉的大学生可以低价购房、八折买房”是台湾青年最关注的。

  “台湾同胞能够参加评选‘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这些光荣称号,对他们来讲是很大的鼓励。”长期从事政协、台盟工作的代表陈军说,先进人物的表彰和评选,他们的推荐单位是谁?他们的推荐主体是谁?他们的材料谁来做?或者说白了,是谁来给他盖个章?全国台联,各地台办、台联、台盟可以承担起这个责任,在认定台湾同胞是否可以参评先进人物上,可以作为认定单位之一。

  不仅是个人,企业在大陆的发展也同样需要平台。代表邹振球认为,为了更好落实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分享更多大陆发展的机遇和成果,需要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平台。“江苏是个台商大省,现在的台资企业很多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我去走访台商时,他们就跟我说,怎么样能让他们有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了解掌握信息,他自己才能参与其中,能够持续更好地发展。”

  代表陈云英还引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建议为台资企业、台湾同胞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她表示,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让老百姓尽量能网上办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紧跟着31条惠民措施,大家一起努力,帮助台湾同胞取得“互联网+政务服务”。

[编辑:普燕]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