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心声——《台声》杂志的诞生

2021年11月23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台声》杂志
是在中南海诞生的全国第一份
也是居住在祖国大陆台湾同胞创办的
唯一一份期刊
“台声”意在表达台湾同胞的心声
风风雨雨 走过39年
有着她值得骄傲的历史
 
  海峡两岸虽然只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但因为历史原因已人为隔绝了30多年。在两岸关系如同坚冰一样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对台宣传工作,全国台联人确实经历了一番苦苦的探索。
 
  最初采用的方式是与电台合作(也通过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借助电波向台湾发声,但效果如何,难以检验;从1982年起,全国台联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合作,连续举办了三届“海峡之声”音乐会,请国内一线演员为祖国统一献声,冀望通过电波和录像带向岛内传达大陆民众对台湾同胞的新春问候。音乐会在当时还算挺轰动的,但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且因演出的一过性,影响的受众毕竟有限。
  
申请办刊的经过

  如何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对台宣传,一直是全国台联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商议并征求了老台胞的意见,觉得还是得办个刊物较为有效,借助一个平台窗口,邮寄到海外,再通过海外的台胞将和平统一的声音传到岛内去。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当时主持中央对台领导小组工作的廖承志的认同。
 
  1982年夏天,全国台联几位主要领导带着办刊草案来到中南海,向廖承志当面汇报。廖承志就草案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1982年8月19日,全国台联正式上报创办《台声》杂志的修改方案,确定《台声》杂志的编辑方针是:“高举爱国、统一的旗帜,面向海外台胞,以民间中间偏左面目出现,阐明党的对台方针政策,联络感情,沟通思想。通过海外,影响岛内。在两个寄希望中着重做好‘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宣传工作。”
 
  两周后(1982年9月4日),中央对台领导小组批复:“同意你们所报关于创办《台声》刊物的修改方案,请尽快地先办起来,再求不断改进。”
 
《台声》杂志的刊名
 
  最初,全国台联提出过若干与台湾有关联的刊名,诸如“海峡之声”“台胞之声”“赤崁楼”“日月潭”“玉山”等等。最后,廖承志拍板定名为《台声》,“就是要表达台湾同胞的心声嘛!”中央领导的关心给刚组建的《台声》杂志编辑部的同仁莫大的鼓舞,大家热情很高,摩拳擦掌,准备在1982年内出刊。为了不影响刊物质量,廖承志劝大家不要仓促出版,他说:“《台声》春节出刊就不错了,不要着急。” 廖承志对创办《台声》杂志无微不至地关怀,令人感动。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在半张宣纸上一连为《台声》杂志题写了四五个刊名:有繁体的、有简体的、有横的、有竖的供选择,最后还是由廖承志拍板,选择了其中的2个字。这两个字似是一简一繁,其实,当时在台湾,那个繁体的“臺”,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简体的“台”字已经用得很普遍。这个刊名,《台声》杂志沿用至今并始终引以为傲。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台声》杂志题写了刊名,这是当时的手稿,廖承志同志从中选定了两个字,杂志社沿用至今(阎崑供图)
 
到中南海讨论《台声》
 
  当时,国内还没有一份公开的对台刊物,如果《台声》杂志面世,将是大陆第一份面向台湾同胞的刊物,所以深受各方的重视和关注。最先对刊物寄予希望的是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他们期望《台声》杂志能够成为一本高质量的对台刊物,既能够让台湾同胞听到大陆的声音,也能够反映台湾的民情。廖承志就明确地说:“《台声》不只是台联会办的,领导小组要讨论。”因此,从筹备到出刊,中央对台领导小组的同志操了许多心,费了不少心血,给了许多有益的指导。
 
  筹办《台声》杂志时,国台办尚未成立,中央台办在中南海办公。《台声》杂志第一期刊物,中央台办领导倾全力帮助策划,从栏目的设置到重点文章的撰写,反反复复地研究。创刊号的几篇重要言论文章,廖承志不仅仔细地看过,还邀请全国台联有关人员和《台声》杂志的负责人到中南海去讨论。
 
  当时,《台声》杂志的编辑人员缺乏办刊的经验,总觉得心里没底,迈不开步。廖承志看出大家信心不足,语重心长地鼓励说:“看来办这个刊物不容易,大家笔头硬了,软不下来。还是要解放思想,要写出台胞心里的想法,写得有感情,轻松一些。”
 
  邓颖超也十分关心《台声》杂志,她对台联的有关领导叮咛说:“《台声》杂志要办好,不要搞长篇大论的文章。编辑人员不够,有合适的,可以再增加一些。” 筹办《台声》杂志时,人力和条件都很不足,依靠有关领导机关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台声》杂志编辑部同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终于办起来了。在办刊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今天读来,依然回味无穷。                
很牛的编辑顾问队伍
 

《台声》杂志创刊时的编辑顾问会成员(阎崑供图)
 
  在这里,不妨先为读者列一份名单:丁玲、王蒙、白杨、艾青、李可染、吴作人、胡公石、马璧、启功、曹禺、张颖、黄翔、黄永玉、赵朴初、谢冰心、雷洁琼。看到这份名单,读者可能会诧异这些名重一时的人物与《台声》杂志的关系。不错,这些人就是创刊的《台声》杂志的编辑顾问。《台声》杂志的问世,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协助。在筹备出刊的过程中,《台声》杂志编辑同仁登门拜访了十几位专家学者暨业界名人。所到之处,只要说是为祖国统一大业出力,许多人虽然年事已高,仍欣然答应担任《台声》杂志顾问。
 

著名书法家马璧先生在《台声》杂志顾问、编委第一次会议上题词,左为时任台声杂志社社长郑坚(王力明摄影)

  1982年10月16日,《台声》杂志编辑部召开首次顾问会,艾青、李可染、启功等30多位知名人士应邀出席。时年75岁的李可染老先生,是带病拄着拐杖来参加顾问会的。与会者热情洋溢地讲了许多好意见,对办好刊物很有指导意义。有这么一些德高望重的社会贤达担当《台声》杂志的顾问,给台声杂志社的工作增添了力量,也增强了大家办好刊物的信心。
 
  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汪锋到会祝贺。他说:“邓大姐(邓颖超)和廖公(廖承志)对创办《台声》杂志都很关心。邓大姐和廖公有事没能参加今天的会议,我代表他们两位向《台声》杂志的编辑部表示祝贺。祝你们把刊物办得好上加好。”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时任中台办主任杨荫东、中宣部外宣局长高梁等领导同志。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激励《台声》杂志编辑同仁加倍努力把《台声》杂志办好,争取不辜负他们殷切的希望。   
 

1983年,《台声》杂志召开编辑顾问会议。著名诗人艾青(左二)和著名画家李可染(左三)等出席。左四为时任全国台联会长林丽韫,左五为郑坚社长(王力明摄影)

《台声》最初的面貌
 

创刊号《台声》杂志的目录(阎崑供图)
 
  1983年2月1日,一本希望表达台湾同胞心声的《台声》杂志诞生,它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期刊舞台上:形式上,采用小16开本,32页正文,4封4彩,骑马装订,为的是便于邮寄和携带;全册采用繁体字印刷,右开竖排,是考虑到台湾同胞的阅读习惯;双月刊;栏目设置,有社评专文,有言论论坛,有通讯报道,有人物专访,有华夏风貌,还有大陆台胞活动的讯息。根据当时两岸民众的强烈需求,还特别设置了“鸿雁”专栏,为两岸同胞寻亲访友。
 

《台声》杂志创刊号的封面,采用的是著名画家吴作人先生的夫人萧淑芳的作品——《扬帆》(阎崑供图)
 
  《台声》杂志创刊号的封面,采用的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本刊顾问、著名画家吴作人的夫人萧淑芳的作品——《扬帆》。吴作人为画作命笔题诗:“借得长风破浪去,情怀满载寄故人。”吴作人、萧淑芳夫妇联袂为《台声》杂志创刊号创作封面,一时传为艺坛佳话。创刊号的封底也是在有关人士大力协助下选定的。开始是选用一幅得过奖的《长城夜景》照片,原作还不错,制版以后效果不太理想。经专家们讨论,决定调换。后来刊登的是一幅台湾同胞所喜爱的水仙盆景——《碧波仙子》,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本刊顾问黄翔从近百幅作品中挑选出来的佳作。
 

冰心为《台声》杂志创刊的题词(阎崑供图)

赵朴初为《台声》杂志创刊的题词(阎崑供图)
 
  在中心彩页,还刊出了赵朴初的书法作品和冰心的题词,冰心的题词是:“《台声》是联系我国内外台湾同胞的坚强纽带,她将发出我们10亿(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族人民的声音,鼓励我们同心协力,为完成祖国统一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到底!”
 
《台声》创刊后的反响
 
  1983年2月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台声》杂志诞生了。第二天,《人民日报》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陆台胞、台属、基层做对台工作部门的同志和大陆出国留学生反映较好,认为有特色。有的读者来信称:“应当肯定地说,在国内,几乎还没有一份刊物的每一篇文章都围绕着台湾问题,在这一点上,《台声》是较有特色的。”他们希望能及时报道和反映两岸间一些重大问题和事件。海外读者的反馈稍慢些,但也是编辑们更希望得到的,毕竟创刊之初,《台声》杂志是以美国为主的海外台胞为读者对象的,主要是希望通过他们传进岛内做宣传。
 
  不久,《台声》杂志编辑部收到了时任美国旧金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翁绍裘的来信。信中,翁绍裘对创刊号封面有一段生动的评论:“《台声》虽然只有32页薄薄的一册,但的确像画面上的帆船一般,满载祖国同胞的爱,渡重洋、漂大海,来到了北美洲,不但把真情厚爱带给在这里定居的台湾同胞,在这里留学的台湾同学,而且带给我们广大的侨胞以及美籍华人。”
 
  在信中,翁绍裘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一位旅居国外的台湾同胞也看到《台声》杂志创刊号,高兴地写信说:“海外的台湾人,倾向国民党的,倾向“台独”的,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园地,惟独主张统一的人士没有发表意见的地方,现在,我们终于有了抒发自己情怀的园地了。”
 

1984年6月,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与《台声》杂志编辑部人员座谈。(徐波摄影)

  此后,类似这样的读者来信,《台声》杂志编辑部还陆续收到了不少。可见,出版《台声》杂志符合广大台湾同胞的心愿。因为他们关心台湾前途,对祖国统一有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设想要发表;同时,由于海峡两岸隔绝几十年,杳无音讯,非常需要沟通。《台声》杂志的宗旨正是替两岸传递信息,反映台湾同胞的心声,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刚刚问世的《台声》杂志就能得到海内外台湾同胞及各方爱国人士的支持和爱护,这让编辑们非常感动,也增强了办好这份刊物的信心。  
 

范增为《台声》杂志五周年的题词(阎崑供图)

赵朴初为《台声》杂志五周年的题词(阎崑供图)

启功为《台声》杂志五周年的题词(阎崑供图)
 

冰心为《台声》杂志十周年的题词(阎崑供图)

启功为《台声》杂志十周年的题词(阎崑供图)
“有点不同声音好”

  在《台声》杂志办刊的早期,中央领导同志鼓励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对台宣传搞活,“《台声》的尺度可以放宽一些,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和见解……”面对来自各方的意见,杂志社同仁曾思考《台声》杂志如何才能大胆解放思想,办出特色,且做过一定的尝试。但是,也走了一段弯路。
 
  出于对这份刊物的爱护,当时主管对台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受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委托曾指示,《台声》杂志要编得台湾人上中下都欢迎看。要柔性一些,不要政治上那么强。习仲勋还将《台声》杂志一篇署名文章大声读出来:“任何台湾主政者,不把政权还给台湾人民,让台湾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让台湾人民赢得‘出头天’的日子,永远不能得台湾民心,台湾人民一定要为彻底改变‘二等公民’的地位而抗争到底!”读后,他说:“这写得很好嘛!”并建议《台声》杂志从双月刊改为月刊。
 
  1986年初春,台胞张春男回到大陆,两次接受了《台声》杂志记者的采访,谈了对祖国统一的看法。他虽然拥护统一,但对某些做法不理解,讲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这样的文章可不可以在《台声》杂志上刊登,编辑没有把握。不久,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知道了这件事,胡启立同志批示:“我看有点不同声音好”。杨尚昆同志紧接着也作了批示:“我同意”。1986年第5期《台声》杂志刊出了这篇文章,该期杂志也以张春男接受采访的照片作封面。杂志出版后,在海内外反映强烈,总体上是很正面的。正如一些台湾同胞所说的:台湾前途人人关心,祖国统一大家出主意,这充分反映了大陆的民主精神。事实证明中央领导同志的决策“棋高一招”。这既是办刊的艺术,也是读者的愿望。
 
  有中央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有直面台胞的心声,聆听他们的倾诉和索求,这是办好刊物的两大“优势”。这也让《台声》杂志编辑们坚信,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挖掘办刊的“资源”,《台声》杂志是可以办得更加有声有色的。 
 
《台声》的“求新求变”之路
 
  《台声》杂志创刊至今已有近39年的历史,是中国大陆唯一由台胞主办的刊物。作为沟通海峡两岸的一座桥梁,《台声》杂志像是一部编年史,忠实记录和见证了两岸关系从坚冰一块到逐渐好转、改善,乃至逐渐热络的全过程,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
 
  在坚持办刊方针的基础上,一代代“台声人”倾心竭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办出了特色,拥有一支以台湾同胞为主体的读者群。形式上,《台声》杂志从1986年改为月刊,内文从32页增加到48页,1994年改成大16开简体,后来扩大到百余页。2015年起又改为半月刊。发行上,坚持国内外公开发行,形势最好时,在海外发行2万册,我国驻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使领馆和台胞社团都能看到《台声》杂志;相当一段时间,直接寄到台湾岛内的杂志保持在2000多册,2016-2018年《台声》杂志(台湾版)还在岛内印刷发行,使身居台湾岛内的同胞,能够直接及时地看到。
 
  近年来,《台声》杂志更是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台声》杂志创刊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激荡爱国心声、民族情感,在许多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为迎来祖国统一、中华振兴的大好前景,作出了贡献。国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同志曾这样评价,在海峡两岸曲折、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台声》杂志始终传播正能量,起到了传递两岸信息、促进两岸交流、沟通两岸思想、推动两岸往来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祖国大陆颇具影响力的一份重要杂志。
 
  2003年1月,《台声》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酒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记得全国台联原副会长、台声杂志社原社长郑坚在祝酒词中即兴为《台声》杂志作了一副对联:“怀胎中南海,抒发台湾人民爱国心声;举杯钓鱼台,共襄锦绣中华统一昌盛。”
 
  2012年12月20日,借第九届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在京举行之际,《台声》杂志召开了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和座谈会,新闻出版署发来贺信,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国台办主任王毅、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分别为《台声》杂志题词祝贺。时年86岁的郑坚又题诗一首:“台声廖公亲命名,嘱以亲情吁和平。春风暖心三十年,再励促统慰先灵。” 
 
  《台声》杂志就这样风雨兼程一路走过来了。老台声人都记得,在《台声》杂志1983年的发刊词上,有这样一段热情洋溢的话:“这正是一个寒去春来的日子,让这春的火种——《台声》,点燃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的热与力,去溶化那看不见,却又堵塞着我们团结友爱,携手合作,共建中华的人为的冰山吧!”
 
  近40年来,台声人正是这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春风化雨般地做着两岸融冰的工作,从而奠定了自己在对台宣传战线以及两岸民众心中的地位。

1993年1月,《台声》杂志创刊10周年纪念会,全国台联领导与杂志社同仁合影(徐波摄影)

2003年2月26日,郑坚(右六)在《台声》杂志创刊20周年时与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合影(阎崑供图)

朝气蓬勃的《台声》杂志编辑团队(阎崑供图)

朝气蓬勃的《台声》杂志编辑团队(侯轹摄影)
[编辑:王宇]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