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文教创新·非遗赋能”两岸高校非物质文化论坛顺利举办

2023年01月17日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印记,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12月30日,2022年“文教创新·非遗赋能”两岸高校非物质文化论坛在线上举行。论坛在全国台联指导下,在湖北省台联支持下,由全国台联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交流研究基地、武汉理工大学共同主办,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承办。论坛期间,两岸及香港、澳门专家学者围绕非遗保护制度、传承发展情况、相关文创设计和创新创业实践四大模块,深入交流研讨,提出学术见解,发表真知灼见。

本次论坛的举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和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具体举措,以非遗为媒,探索海峡两岸非遗共通之处,以此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切入点,推动两岸高校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

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湖北省台联副会长、一级巡视员罗鹰,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祖源,中华青盟促进协会理事长吴静君致开幕词。两岸及香港、澳门非遗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代表近1000人次参加论坛。论坛由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副主任熊文飞主持。

                                 论坛领导致辞

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在致辞中表示,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两岸非遗是两岸共同肩负的时代使命,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构建系统科学的非遗传承课程体系及教学队伍,推动非遗通过学科交叉创新发展,促进两岸非遗文创设计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以创新创意赋能两岸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双赢、互补共进。湖北省台联副会长、一级巡视员罗鹰表示,本次论坛以非物质文化为媒介,为两岸同胞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营造两岸业界共同关注、发掘、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台湾中华青盟促进协会理事长吴静君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活动,拓展两岸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开展两岸地域文化优势的互补整合。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祖源表示,本次论坛为两岸同胞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学校希望两岸青年能勇挑重担、携手打拼,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与中国形象。

本次论坛共邀请17位非遗领域专家学者,其中9位来自台湾。他们通过视频展示、线上分享、互动问答等方式与参加论坛的师生研讨交流,为两岸青年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专家学者们分别在两岸非遗保护制度研究、两岸非遗传承发展研究、两岸非遗文创设计、两岸非遗创新创业实践四个分论坛上分享的内容,得到了观众们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反馈,两岸师生亲密互动,携手奏响两岸文化交流华章。

分论坛一:两岸非遗保护制度研究


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晓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角度解释非遗的定义,对非遗的四个特点进行深入解析。


(台湾学者)金门书法家协会顾问曹原彰先生指出,文字是两岸文化中共同的组成部分,提出要让文创书法融入新时代的生活环境之中。


(台湾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天津工业大学教师徐伟轩对两岸非遗互动的新模式以及非遗传承保护制度的优化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台湾学者)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姿莹以非遗传承人邵江海、邵魁式的故事,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呼吁两岸学生身体力行,传承非遗薪火。

 

分论坛二:两岸非遗传承发展研究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陈日红的演讲以土家织锦为例,分析传统工艺传承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对应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台湾学者)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介绍了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价值,探讨了云锦文创的更多可能性。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叶洪光介绍了荆楚地区纺织文化遗产的形态特征、技艺特征及相关的传承与保护


(台湾学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谢雅卉分享了自己对于妈祖信仰的调查与研究,指出民间信仰在两岸文化传承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的薛白老师对视觉传达在当代非遗活态保护中的基本原则和创意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分论坛三:两岸非遗文创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陈岸瑛教授分享了清华大学参与承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呼吁两岸青年能为非遗保护、非遗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台湾专家)广州林俊亿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俊亿介绍了台湾太鲁阁织锦的织布工艺工序、材料用具和特点,并分享自己将太鲁阁织锦与土家织锦设计结合形成文创的经验。


四川大学的宋耀教授带来了3D扫描赋能非遗传承案例分享,深入探讨了新技术如何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力。


(台湾学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玉明老师从教学理论、红楼灯笼文创剪纸等多个方面展示剪纸非遗传统文化介入课堂教学的成果。

 

 

分论坛四:两岸非遗创新创业实践

 

(香港学者)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晓玲从理论溯源和未来展望两大方面对非遗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讨。


(澳门学者)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石永东介绍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情况,对该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现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台湾学者)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老师谢亦晴从艺术与设计人才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评估等多个角度,探讨能够兼顾市场、人才发展等多方面的策略。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史论教研室主任梁爽在“流动”的语境下对桓仁木版年画的三次转型展开探讨。

 本次2022“文教创新·非遗赋能”两岸高校非遗论坛的举办,为非遗活化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推进了两岸非物质文化交流平台、推广平台、培育平台、研究平台、跨界融创平台的建设;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让两岸师生从更深的层面上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体味其中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整合了两岸文化产业资源,尤其是将两岸高校间的优势资源进行互动互补,构建非遗跨界融合创新模式,开启两岸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编辑:湖北台联]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