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一片绿 沟通两岸情
——2018“两岸一家亲——寻根祭祖燕赵行”台湾大学生校外体验活动在承德举行

2018年06月03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2018年“寻根祭祖 燕赵行”台湾大学生校外体验活动合影

  6月的塞罕坝绿意葱葱,气候温良。6月2日,2018年“寻根祭祖 燕赵行”台湾大学生校外体验活动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幕。今年活动首次引入全国台联与地方台联共同主办、“京津冀”三省市台联联动的机制,让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扩大。据统计,此项活动共吸引来自北京、天津、湖北等省市的近50名台湾大学生参与。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承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谭玉广,塞罕坝林场场长、书记刘海莹,河北省台联副会长陈瑛,天津市台联联络处处长章庆辉及北京市台联的相关工作人员等出席开幕式并参加了活动。

  绿色是塞罕坝的主基调,塞罕坝人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从当初“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变成了如今“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植树造林永远是塞罕坝永不停歇的主题。

  6月2日,作为此项活动的重头戏之一的“台湾学生林”植树活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举行。活动前,杨毅周、谭玉广,学生代表、北京大学学生刘耀宗分别发表讲话。

杨毅周副会长致辞

  杨毅周说,台湾学子在塞罕坝土地上种下的不仅是一颗树,而且是我们的希望、亲情和未来想要达成的目标。“台湾学生林”是“两岸一家亲”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两岸亲情的体现,“台湾学生林”和塞罕坝英雄、神奇的树一样,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种下一棵树,留下一片牵挂,希望以后大家可以带着自己家人、朋友寻找此刻种下的那一棵树。希望每一个台胞学子都可以像种下的小树一样茁壮的成长,不断地发展壮大。

  谭玉广在讲话中说,塞罕坝在50多年前,是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忍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承德自清朝时期,就是象征着民族团结大融合的典范。台胞学子栽种亲情林,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延续和发展,展现出了台湾大学生热爱祖国、热心公益活动的良好精神面貌。

  刘耀宗说,植绿护绿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文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在此种下一棵小树的苗子,几年过后,当他与同伴们率续成长茁壮,这里将会绿树成荫、蔚然成林。对于两岸人民而言,共创美好生活环境,一直是我们所共同期待的,希望今天这个活动不仅是存在于今天,而是在我们回去之后,也能铭记于心,从日常生活中,建立起环保意识,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子孙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前来参加活动的在天津读书的台湾学生

  植树前,塞罕坝林场林业科科长范冬冬还向学子们传授植树的秘诀,介绍了从挖坑、塑料薄膜的祛除、树苗的栽种、培土等植树要领,让学子们惊呼,“植树也是一门大学问”!

共植友谊树

  在植树现场,50多位台胞学子分工明确,男女搭配,用汗水和辛劳种下了200余株云杉树。来自天津南开大学医学院的许光璨和经济学院的张裕林在短短30分钟内,种下了3棵树苗,张裕林将其中一棵命名为“星星”,她希望两岸青年学子可以在两岸未来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而专程从武汉坐5个小时高铁到承德参加活动的武汉大学研究生一年级台生赵峥在植树现场感叹,通过此次活动,他认识了更多在大陆读书的“同乡”学子,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更了解了大陆的发展,也更坚定了他在大陆发展的决心和想法。

部分在滦河源头留影的台湾学生

  当天下午,学子还去了被誉为“水的源头”的滦河源头,切身感受大陆在营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具体实践,也增强了对大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杨毅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在全国台联的牵线搭桥下,京津冀三省市台联合作共同举办一项活动,这是台联系统围绕国家发展大局进行的新尝试,今后将不断推进此类交流项目,为台湾优秀人才了解燕赵大地这片热土、在津京冀区域发展过程中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河北省台联副会长陈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京津冀协同”战略不断推向纵深,河北省台联不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出发,加强了和北京市台联、天津市台联的合作与沟通,将向更多台胞学子推介河北,为河北大地发展创造人才条件。

  “寻根祭祖 燕赵行”系列活动是河北省台联的品牌活动之一,自从2012年举办以来,已有500余名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参与。今年,除了吸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台湾学生参与外,还吸引了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的台湾学生参与,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图/文 闫俊文)

[编辑:林雪]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