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创新 促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2020年12月06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全国台联“非遗所思”两岸非遗文化嘉年华活动综述

  线下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线上活动分享

  11月16日至22日,由全国台联、湖北省海外联谊会主办,全国台联两岸文化交流及传媒工作委员会、全国台联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交流基地、湖北省台联、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承办的“非遗所思”两岸非遗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湖北举行。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活动依托武汉理工大学“非遗所思”公众号平台,开设通山木雕、大冶刺绣、云梦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的图文介绍与视频直播,邀请非遗知识专家、台湾文创青年在线授课分享,让两岸青年在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对非遗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共同思考非遗传承与创新命题。

  线下活动由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率全国台联两岸文化交流及传媒工作委员会一行(下称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的方式,对全国台联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交流基地挂牌一年以来的建设运营、未来发展进行全面了解。此次活动,吸引两岸热爱非遗的青年,搭建交流互鉴、对话包容的平台,让两岸青年一起学习,共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所思:应该思考什么

  11月17日,“非遗所思”两岸非遗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正式启动。全国台联文宣部负责人、二级巡视员武晓峰,湖北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陈爱香、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经,两岸文化交流及传媒工作委员会主任何大欣、副主任刘琪等人出席。两岸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青年代表共150余人参加。

  武晓峰致辞

  启动仪式上,武晓峰谈到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他说,青年群体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技艺进专业,大师进课堂,构建系统科学的非遗传承课程体系,促进两岸青年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设计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契合时代审美的非遗作品。推进非遗作品向产品和商品转化,在与非遗文化的亲密对话与躬身实践中,从情感共鸣走向行动自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组织开展了小红绣刺绣线下体验课,这是非遗进校园的一堂生动实践,让两岸青年共同了解了非遗背后的制作流程以及文化内涵。来自台湾台中的李若彤同学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让各位台籍同学深入体验并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课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是我体会到了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使命所在,透过这一活动,我感受到透过教学的方式来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让两岸学生可以一起推动非遗文化的交流发展。”

  李方中作线上分享

  传承非遗,除了了解,还要与时俱进,设计契合时代审美的作品。对此,武汉大学法律系研二台生李方中在课余期间参与了多个创业项目,成立文创工作室。提到非遗,他说:“不是年轻人不感兴趣,而是他们不了解。希望未来能与更多大陆同学一起参与非遗活动并在日后的文创设计中加入非遗元素,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产品背后的非遗文化。”

  非遗对话:了解非遗困境

  雕花剪纸考察现场

  活动期间,调研组先后前往孝感雕花艺术研究所、老河口,实地考察非遗项目的最新发展情况,同孝感雕花剪纸非遗传承人管丽芳、迟福新、木板年画非遗传承人陈洪斌进行交流,并参与现场体验。

  孝感雕花剪纸非遗文化艺术传承人管丽芳今年六十七岁,自十六岁开始学习雕花剪纸,磨练手艺五十余年。老人家摘下眼镜,指着说:“这眼镜啊,从一开始的一百度,到现在的四五百度,已经换了十几副了。”孝感雕花剪纸是以雕刻为主的工艺制作方法,有别于剪刀剪花,因此更考验眼力。刀法包括阴刻、阳刻、镂空、空岛、直刀、圆刀、切刀等数多种,技艺的繁杂操作背后体现的是对细节的追求。

  雕花剪纸因花样具有地域特色而成为第一批申请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如今却面临后继无人的传承困境。体验现场有位来自湖北工程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刘颖,对雕花剪纸十分感兴趣,但当问及她是否考虑传承雕花剪纸手艺时,她说,“只想把它作为业余爱好。”“我现在什么都教,就是没人学。”管丽芳感叹道。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了一道难题。

  木版年画考察现场

  一张年画,一个故事,蕴含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老河口木版年画是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民间故事和传说,寓意喜庆吉祥。

  陈洪斌是目前唯一的传承人,说起如何传承,他袒露些许无奈:“过去在农村,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那时候木版年画有产有销,而现在随着科技发展、年味淡化,木版年画实用性降低,传承和发展也就成为问题。”

  四位非遗传承人合力创作的产品

  针对非遗项目所遇到的困境,在线讲座中,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来与两岸青年分享他们对突破困境的一些思考与实践成果。他说,在清华美院开设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上,传承人们用各自的手艺合力创作出一个符合年轻人审美又日常实用的“狮情画意”小台灯,这是一个很好的非遗创新案例。我们希望通过制作年轻人喜爱的产品,激发他们对非遗的喜爱与进一步传承的意愿。

  “他们需要改变,我们也需要改变。”武汉理工大学视觉传达系研究生陈园园有感而发地表示,对于非遗本身,在把握其核心工艺与核心文化,将有价值的部分传承下来的同时,还需创新其实用性、内容题材、生产模式及传播方式。对于年轻一代而言,要多去接触了解,用心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非遗创新:路就在前方

  座谈会现场

  调研组在活动期间就“如何推动两岸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召开座谈会。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中心)主任何方作关于海峡两岸非遗传承发展交流基地(下称基地)的工作汇报。

  何方说,基地自2019年4月成立以来,相继举办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2020台湾青年湖北夏令营等一系列两岸青年非遗文化的交流活动,以非遗文化为媒介,为两岸青年拓展文化历史事业,增进情感融合,编织精神纽带。

  不仅如此,为了让基地建设成为两岸青年融合、带动非遗项目创新的有效平台,何方提出了“一个中心 五个平台”的长期建设目标:一个中心即要建设两岸非遗文化培育中心,培育两岸青年传承人。五个平台为两岸非遗文化交流平台,创新交流机制,将文化嘉年华活动办成基地品牌活动;两岸非遗产品展示平台,汇聚两岸非遗文创产品,绘制两岸非遗文化地图;非遗文化推广平台,凝聚两岸青年,做好世界推广;两岸非遗跨界融合平台,整合两岸文化产业资源,开启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两岸非遗学术研究平台,深入非遗学术研究,推动两岸非遗课程建设。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经也表示,基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两岸高校青年群体,深化海峡两岸青年非遗文化交流。学校一定不负全国台联的重托,努力搭建“一个平台”“ 五个中心”,把基地建成一个两岸同胞交流互鉴、对话包容的平台,一个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的平台,一个共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平台。

  台湾青年导演薛颖穜参与活动后有感而发地表示,希望台湾青年能把握住这波文化发展浪潮,在融合中追寻两岸文化共同的根和魂。

  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如何让这些老祖宗遗留的财富与其匠心精神,让年轻一代感兴趣并愿意主动继承?通过思考与认识,走访和了解,以及平台去带动,相信两岸青年能够共肩使命,共话非遗,让非遗之路走得更远,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文/马孟起 图/李俞柔 马孟起)

[编辑:刘颖]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