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春 圆梦未来——全国台联2022年两岸婚生子女夏令营侧记

2022年08月04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春华秋实何寻常,如椽巨笔著华章。过去的十年,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在宁夏的时光卷轴上,凝结着塞上儿女的奋斗与跋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赴宁夏考察,擘画“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蓝图,赋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720多万塞上各族儿女朝着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奋力前行。
  
  今天的宁夏,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为帮助两岸婚生子女深入了解祖国大陆发展,感受新时代山乡巨变,7月25日至31日,全国台联2022年两岸婚生子女夏令营在宁夏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近50名定居和常住大陆两岸婚生子女参加,共同交流两岸青年同心同行的使命与担当。
  
  “我们是两岸亲情的延续,也是两岸联系的纽带”
  

开营式现场
  
  7月26日下午,以“不负青春 圆梦未来”为主题的全国台联2022年两岸婚生子女夏令营在宁夏银川开营。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宁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柴建国,宁夏港澳台办公室主任郑大鹏、宁夏台联副会长柯英及全国台联两岸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部分委员出席开营式。全国台联台胞事务部副部长许玉香主持开营式。
  

杨毅周致辞
  
  杨毅周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全国台联历来高度重视两岸青年交流,两岸婚生子女夏令营已成为连接两岸婚姻家庭青年台胞的一座连心桥,成为见证两岸婚生子女群体青春风采的大舞台。当前,大陆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必将为两岸青年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征程上,两岸青年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主力军,两岸关系的未来在青年。希望营员们能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柴建国在开营式上为营员们详细介绍了宁夏的地理环境与发展现状,希望广大营员能在活动中领略宁夏悠远的历史,感受宁夏崭新的变化。热忱欢迎更多的台湾青年和各界台胞来宁观光旅游、生活学习、就业创业,施展人生抱负和才华,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
  
  “如何做才能发挥我们的能力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这是做为第三次参加两岸婚生子女夏令营的高愿濡思考最多的问题。“作为两岸家庭之血脉,是两岸亲情的延续,更是两岸联系的纽带。个体的力量虽小,但当我们成为一个拥有共同建设理念的群体后,就可以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奋进。作为连接祖国大陆与台湾最密切的轴承,我们应当与两岸青年同心同行、携手打拼,共同去创造和实现祖国统一更美好的未来。”
  
  开幕式后,营员们前往参观银川城市规划展示馆及宁夏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体验制作岩画印记拓片,留下属于自己的“贺兰山记忆”。
  

营员们参观银川城市规划展示馆(上)走进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体验制作岩画印记拓片(下)
  
  走进魅力新宁夏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千沟万壑、土地贫瘠、雨水稀少,恶劣的自然条件让西海固地区成为贫困的代名词,联合国曾定义其为人类最不适宜生存的地区之一。1997年初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宁夏,调研对口帮扶工作,部署“移民吊庄”工程。面对这片荒滩,他坚定地说:“今日的干沙滩,明日要变成金沙滩。”由此,闽宁镇大踏步向前,创造了东西部协作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涅槃。
  
 
营员们走进永宁县闽宁镇
  
  烈日炎炎下,营员们走进西海固,来到永宁县闽宁镇。远处,贺兰山在瓦蓝的天幕中显出嵯峨崚嶒的剪影。来自山东的两岸婚生子女徐仲凯边参观边感叹:“听说这里以前流传一句话,‘空中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子跑。’现在走进这里,看到宽阔整洁的街道,已经很难体会到这句话描述的场景。”
  
  “百闻不如一见,对乡村振兴的概念一直存在课本里,从未有过如此直观的感受。”来自大连的两岸婚生子女刘家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来到闽宁镇才真正地意识到,当地居民是如何在祖国的帮助下,通过政策扶持、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步奋斗至今,从如此艰苦的生活中走出来。更让我意识到原来乡村振兴工作不是简单的统一制定政策进行帮助,而是根据闽宁镇当地特有的环境及气候开展,比如通过种植香菇、枸杞等产业,切实为当地居民提供帮扶。
 
  解决了外来人口易地搬迁的问题,怎样让大家留下来成为首要任务。如何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习惯的居民在社区和谐相处、邻里互助,打造一个宜居的环境呢?位于吴忠市金星镇的金花园社区与银川市西夏区的昊苑村解答了大家心中的疑问。
  
  

参访金花园社区
  
  刚一下车,营员们就听到从金花园社区广场上传来的阵阵笑声。在这里,老人们坐在石凳上晒着太阳,有说有笑,孩子们在广场上奔跑嬉戏。金花园社区常住居民13850人,其中回、满、蒙、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七彩家园”“七星服务”“四治融合”“社区邻居节”……一系列社区治理、服务的创新机制让和谐家园遍开民族团结花。
  
  来自内蒙古的营员张浩然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全面地了解到社区党建工作、民族团结社区创建等工作的开展流程。社区通过开展“石榴籽议事厅”“百家宴”等活动提高居民幸福生活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来比喻“各民族团结”。身为台胞青年,我认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少数民族和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努力。
  
  在华中师范大学学习社会学的两岸婚生子女林靖镕说,金花园社区通过贯彻“三治合一”的理念将社区打造成一个多民族团结的和谐社区,丰富的社区活动将社区居民紧紧串联,让我感受到金花园社区的浓厚人文气息。各民族的居民在一个社区相处地十分融洽,体现出了社区的能力及祖国大陆政策的正确性。
  
  而昊苑村的“幸福密码”又是什么?昊苑村是远近闻名的移民村,1995年,江西华西村援建宁夏华西村时,来自陕北、甘肃、安徽等八省17县的自发移民不断汇聚于此,依托辖区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和众多酒庄,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组织+农户”等各类灵活多样的方式,使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中增长。从荒凉与贫瘠中逐渐将这片荒芜贫瘠的砂石地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希望以后学成归来,能够投身于两岸乡村建设的相关工作。”来自山东的两岸婚生子女高愿濡在参观昊苑村时表示,村里鼓励农村妇女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让大家秉承着“走出去请进来”的信念积极创业,这一举措既推广了当地特色产业,又给妇女群体开拓了新道路。乡村发展的过程曲折不易,两岸目前均有乡村城镇化及城乡融合的成功案例。若能携手共建美丽乡村,互相借鉴成功经验,不仅能促进两岸群众融合,还能为当地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观黄河浪涛 听塞上故事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宁夏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美。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7日,营员们前往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参观宁夏水利博览馆、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了解黄河水利对宁夏发展的重要意义。
  

营员参观宁夏水利博物馆
  
  在宁夏水利博物馆内,就读于湖北经济学院的两岸婚生子女杨根杰时不时驻足仔细观看展览,对于地理及黄河历史文化极其感兴趣的他感叹,“首次能够如此直观地全面了解黄河的历史及发展过程,从古代开始,我们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均是围绕黄河流域向外发展。黄河不仅是生命河,更是文明起源河。它在漫长岁月中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也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精神特质。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如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将它发扬光大。”
  
  “在宁夏真正见到黄河后,我才发现原来黄河并不如电视上一样汹涌,黄河也有温柔的一面。”第一次看见黄河的两岸婚生子女邱紫怡激动地拿起手机拍下视频。她说,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文化,中华民族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诞生于黄河流域,而中华儿女又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带至全球各地。作为两岸婚生子女,了解黄河文化后发现我们的日常生活与黄河文化相连如此紧密,如此熟悉。有一种深深的归属感,也深刻地理解了为何黄河是“母亲河”。
  
  走出博物馆,营员们在黄河上体验了古代先民的一种交通工具——羊皮筏子。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羊皮筏子是宁夏人民及黄河中上游两岸的人们的重要水运工具。
  
  与弟弟一起参加活动的两岸婚生子女吕玮婕一下羊皮筏子便激动地说道,赶在下雨前坐着羊皮筏穿过黄河,第一次体验到九曲黄河十八弯。筏子起身,闯河关颠簸起伏时既惊险又刺激。在滔滔河水上,筏子客听说我们来自台湾,还给我们唱了一首宁夏民歌《花儿》。听着民歌,看着山河,深刻感受到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惧艰难的民族精神。
  
  荒漠中的绿洲 探寻治沙密码 
  

杨毅周(一排左1)与营员们共同体验制作“麦草方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宁夏中卫市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从这里穿城而过。沙漠离市区最近时只有几公里,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和黄河安全。60多年前,被誉为“治沙魔方”的麦草方格在这里被创造出来,确保了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的畅通,并成为中国最早向世界提供的治沙方案。
  
  28日,随着车辆缓缓驶入沙坡头防沙治沙成果展示区,营员们发出阵阵惊叹,“哇!快看,我们到沙漠了,这里居然有很多植物!”站在治沙区,被迎面而来的风沙拍在脸上隐隐作痛,而向外眺望,却能看见沙漠中藏着几抹绿色。迎着风沙,大家在治沙人员的示范下,体验“麦草方格”的制作过程,了解中卫四代治沙人历经60年治沙的故事。
  
  “今天的沙坡头,风沙已不再肆虐,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沙水相依、绿色环绕的塞上江南的美丽画面。能有现在这样的一片景象,离不开当地人的智慧。”在两岸婚生子女陈秋静的印象中,这里一直是一座被黄沙包裹的城市。如今的城市面貌,让她感受到西北地区的快速发展与崛起,更感受到祖国对防风固沙及绿洲建设的重视。
  
  两岸婚生子女吴芃蓁在体验如何扎好“麦草方格”后说道,“作为一个文科考生,在地理题中总会出现关于沙漠治沙的问题,这次终于有机会来到祖国的西北学习如何治沙,切身感受到‘治沙魔方’的魅力,也从中体会到祖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砥砺奋斗 做有为中国青年
  

闭营式现场
  
  30日下午,两岸婚生子女夏令营在银川举办“两岸是我家”主题交流分享会暨闭营式,杨毅周、柯英、许玉香及全国台联两岸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部分委员出席闭营式。
  

杨毅周发言
  
  杨毅周在闭营式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为大家讲解了宁夏发展奇迹背后蕴藏的“发展密码”。他表示,十年来,宁夏的发展不仅实现量的跨越,更实现质的突破。宁夏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在经济、政治、社群治理等领域都实现高水平发展,这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希望各位营员通过参加活动加深思考,明白宁夏为何能够取得今日成绩。在座的各位营员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应在未来勇担重任,勇立潮头,不断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部分营员展示风采
  
  随后,营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研习心得体会,分别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两岸婚生子女赵彦斌在发言时说道,“感谢全国台联及各省台联组织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可以来宁夏研学、交流。通过活动,我结识了很多两岸婚姻家庭的子女。我感到很惊讶,原来跟我有着一样身份的人不在少数。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更开拓了我的见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从台湾嘉义到湖南长沙,就读于湖南大学的营员郑雅羚热衷于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她饱含深情地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在陆求学的经历与体会,“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入宁夏各地,学习当地悠远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两岸文化交流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必当努力学习,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作为台湾青年,我们应当做好宣导者、传导者,促进两岸的深度交流与发展。”
  
  “在这里我收获了相见恨晚的友谊,听到了黄沙变绿洲的感人故事,嗅到了葡萄的香甜,看到了民族的团结。这将是我一生难忘的回忆。”第一次参加活动的营员张宇鑫在受访时表示,“感受到这些,我不经有了更多的思考。是什么让绿洲可以在黄沙中生长?是什么让各不相同的民族团结起来?是什么让我们这些素未谋面的同胞今天齐聚一堂?是那一群保持着信仰的人们,用双手把绿洲种在了黄沙里;是那一群深爱着人民的基层干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带领着各族人民脱离贫困,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当秉持信念,向我们的前辈们看齐。努力学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展现中国青年的崇高理想与伟大抱负。” (文/图 王宇)
 
 
[编辑:王宇]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