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脉 以文化人 架起两岸连心桥——全国台联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赴豫调研

2023年10月02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中国的文字源在甲骨,出于殷墟;中国的哲学源在周易,成于老子;中国的姓氏源在炎黄,根在中原;中国的王朝源在夏代,都于河洛……华夏根脉的源头、思想启蒙的圣地、人文始祖的故乡、择中建都的滥觞,均根植于河南这片土地,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优质文化基因,也和宝岛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9月19日至27日,全国台联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一行赴豫调研,行走河南、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挖掘河南对台文化交流资源,寻求豫台文化交流合作契机。
  首次调研 挖掘豫台交流新鲜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结束后首次到安阳殷墟考察时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
  遵循总书记讲话精神,围绕自身工作职责,调研考察第一站,专委会来到安阳殷墟,着力探讨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实地探访殷墟博物馆
  “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陶三通,3000多年前的地下排水系统在它拐弯的位置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设计,铜方尊铜圆尊的出现说明‘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已渗透在古人的艺术生活里,鱼的繁殖能力强,商人就制作玉鱼的装饰品,寓意‘多子多福’......”
  走进殷墟博物馆,千余件或繁缛精美、或设计精巧、或寓意颇深的文化瑰宝现于眼前,这些来自3000多年前的文物藏品,仿佛打开了一扇穿越商朝的大门,从这里可以一眼千年地探寻殷商历史、了解中华文明起源、感受博大精深的东方智慧。
  郭沫若在《今昔集·论古代文学》中曾言,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这里记载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风采。
  近代以来,考古人员不仅在殷墟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车马坑遗迹、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墓葬、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还发现了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专委会在调研中发现,1936年在殷墟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中出土的甲骨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中数量最多的一次,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殷人保存典册的府库”,新中国成立前被蒋介石带往台湾后,目前全部在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留存。

廖海鹰进行实地调研
  “YH127甲骨窖穴作为‘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是研究甲骨文和殷商史十分宝贵的资料,目前又留存在台湾,这其实为两岸专家学者共同开展甲骨文研究提供契机。”专委会委员、河北省台联会长廖海鹰表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曾断流,多亏这些文字载体的保留。目前发掘出来的甲骨文文字数量是4500至5000单字左右,完全准确破译出来的文字只有1500个单字左右,这说明甲骨文研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属中华民族,应当共同研究、共同推广,守护好历史遗存、传承好中华文明。
  深入四地 调研豫台文化合作点
  调研期间,专委会在安阳羑里城参加了2023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开幕式。易经论坛上,两岸专家学者热情参与、持续不断、碰撞交流。
  “来到河南,走进文化,走进历史,走进大陆同胞温暖的怀抱,渴望已久。”开幕式现场,来自岛内的台湾淡江大学教授高柏园动情地说,易学代表的是中国文化大传统的主流,就像整个文化的DNA,对发展出所有文化的价值、内容与方向有重要意义。上观天文,下看人文,易学天人合一的智慧也是人类最重要精神的价值指标,特别是易学文化给两岸关系发展带来启示,易学当中有阴阳二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生相载,不可分离,正如两岸同胞同根同系、同文同种,因为我们有共通的文化血脉,理所当然是一家人。

行走河南
  斯文在兹文教盛。漫长的文明进程给河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灿若星辰,调研期间,专委会一行在安阳、郑州、洛阳、信阳四地,走访中国文字博物馆、岳飞庙、隋唐运河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等文化地标,触摸悠久的历史文脉、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张百良进行实地调研
  “行走河南,看到这么多历史遗迹,尤为震撼,特别是看到河南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相当重视。”专委会副主任张百良表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文化是灵魂,也是桥梁,河南省文化资源丰富,更有利于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以此为契机,深挖文化内涵,传承传统文化精神,让更多台胞走进河南,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进两岸同胞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沉浸体验 关注文化创新发展
  “我们的灵魂在这片土地之下,在血脉之中,有时候我们会看人类历史,只能顾及上百年,百年之外的想象力到不了,可当挖掘一个遗址、找到一件文物,或许就能获取只言片语的真相,听到些许远古的声音,这样的遗址、这样的博物馆在河南是最多的,去看看吧,它们还在等着呢。”
  九月份的一个周末,河南省博物院里迎来络绎不绝的人群。在这里,总有一件文物藏品吸引你的目光,按照历史脉络穿梭在不同展厅,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尽情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打卡当地博物馆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到一座城市旅行必做的事情,当文化更加浸润年轻人的生活日常,成为年轻一代喜爱的“新国潮”,在自己的朋友圈宣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王宇靖进行实地调研
  如何让传统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更多台湾年轻人,专委会委员、安徽省台联专职副会长王宇靖认为,可以创新交流方式,多一些年轻化、沉浸式的文化交流新体验,以两岸共同传承的特别是河南有优势的国学、武术、中医、茶道、戏曲等项目为切入点,采取组织两岸青年研学、举办文化交流会、到文化发源地追根溯源、创作文化艺术节目等交流形式,通过对豫台共同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溯根源的展示宣传,进一步拉近两岸同胞意识形态的距离,生动详实地使其认识体会根在大陆。
  两岸虽然在地理上隔着一道海峡,但是在文化层面上却没有海峡。两岸人民对历经五千年历史沉淀形成的同宗同源的中华文化具有高度统一的认知,交流起来也更能走近走心。王宇靖建议,培养锻造一群懂文化、会交流、善合作的人才队伍,以多元文化的形态促进豫台文化方式的高度融合。
  谱牒思源 聚焦根亲姓氏文化交流
  调研期间,专委会一行实地走访客家之源历史纪念馆、老家河南家谱馆并进行座谈交流,重点调研河南姓氏文化、根亲文化发展情况,推动姓氏、根亲文化在两岸交流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考察调研
  因何为客,何处是家?答案在史书中,在族谱里,在清脆的童谣中,在世代的传承里......
  西晋末年,中原板荡,河洛先民避祸离乡,首次南迁,史称“衣冠南渡”,此后在一次次迁徙与拓荒中,形成了一个独特民系——客家。客家人开基立业、四海播迁,其中一部分渡海来台,足迹遍布全岛,已成为台湾地区第二大族群。
  “根在河洛”的台湾客家人,在艰难求存中始终保留河洛文化的精髓,秉持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丁日昌、刘永福、丘逢甲......无数反抗侵略的客家人,成为护台御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
  枝繁异域寻根脉,月盼归鸿洛水边,客家人始终不忘根。专委会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不仅是客家人,还有许多通过族谱、匾额、姓氏等了解宗族祖业源于大陆的台湾同胞,他们通过宗亲会馆、商会组织等形式返乡祭祖、保持联谊、守望互助,掀起寻根热潮,形成了一种“根亲文化”现象。
  河南省民间根亲文化联谊传承工作者郑天强说,荥阳郑氏家族历史悠久,2003年成立的郑氏联谊中心相继举办联谊活动,邀请台湾郑氏宗亲回到荥阳寻根谒祖,促进了两岸郑氏宗亲的联系交往。
  调研期间,两岸交流活动也在如火如荼举行。9月23日,到河南省博物院参访的台湾游氏宗亲会会长游岳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三十年前就回来寻根了,在修缮族谱时发现,河南固始是游氏南迁的根源地。
  作为我国八大历史移民的集散地和移民出发地,固始是许多台胞寻根朝宗的圣地。根据1953年台湾户籍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上均记载其先祖来自“光州固始”。
  9月26日,专委会来到固始,参加第十一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并前往安山奶奶庙、陈氏将军祠、固始根亲阁进行调研,了解了固始先民“开漳圣王”陈元光,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南迁入闽的故事,他们都已成为联系闽台与固始的重要情感纽带。

李婷分享调研所思
  “慎终追远、敬宗睦族、重视血脉传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根问祖就是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专委会副主任、河南省台联会长李婷认为,要深入挖掘整理传播两岸姓氏根亲文化资源,展示两岸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以姓氏、根亲文化编织两岸血脉联系的纽带,对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台联文化宣传部部长武晓峰谈到,寻根不是寻常事,唤取台胞祖国还。根亲文化不仅唤醒了台湾同胞的原乡记忆,而且用这一纽带为豫闽台架起了连接心灵的桥梁。全国台联十一届理事会首次组织的专委会调研活动,第一站来到中原老家河南,目的就是借助根亲文化、历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能够诠释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重要载体,通过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叫响”中华文化品牌,彰显中华文化价值,让更多台湾同胞体会血脉深情、促进心灵契合、坚定文化自信,携手共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智慧和力量。(图/文 马孟起)
[编辑:王宇]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