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联圆了我的大学梦,也改变我的命运

2021年11月22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作者介绍

  陈正炜, 福建省漳州市台联原会长。
 
  我是一个出生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台胞。父亲是一名眼科医生,台湾南投县人,母亲是云林县人。台湾二·二八事件后,举家搬迁,来大陆漳州行医。
 
  文革时期,我们家也受到冲击。那时我正赶上小学毕业,学校停课,整天无所事事。到1968年,学校复课才上初中,学生在校读书,文化课没怎么上,主要在学工学农,初中毕业后,也没有被录取上高中,成了无业青年到处打工。
 
  到1975年,父亲患病提前退休,我才补员到卫生院工作。记得有一次去厦门南普陀玩,旁边就是厦门大学,看着有说有笑进进出出的厦大学生,十分羡慕,心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上大学。
 
  没想到1983年的有一天,漳州市台联通知我,全国台联和福建省台联要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举办台籍班,录取方式为:参加全国高考,台联系统内按分数择优录取,符合条件的台湾省籍青年可报名参加。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振奋,立刻向单位请假,单位也很支持,我开始夜以继日地复习备考。
 
  迟到的录取通知书
 
  考完试的某一天,漳州市台联工作人员接到全国台联的通知:陈正炜、叶露昆、范华被北师大录取了,听到这一消息我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一时也忘记对通知的人说声谢谢,放下电话就往家里跑,急着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他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也都替我高兴,为我祝贺。
 
  那几天我们全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没过几天叶露昆、范华先后都收到录取通知书,可我迟迟没收到录取通知书,感到十分焦虑。家里的信箱我一天打开好几次,就是没看到通知书,问单位收发室的同志是否收到通知书,他们也说没有,我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
 
  等待是痛苦和漫长的,我打了好几次电话到漳州市台联问情况,台联的同志安慰我,你被录取是肯定的,不会错,耐心等吧。后来我想问题会不会出在邮电局,正好我太太上班都要经过邮局,她上下班就去邮局打卡一下,这一举动竟然也感动了邮局的人,他们也安慰说:“这种信件一般都是挂号,不会丢掉的,请放心,信件收到立马为你收起来。”
 
  过了好几天,邮件终于寄到。那天我爱人到邮局刚把自行车放好,邮局的同志就拿着录取通知书跑出来说:“收到了,收到了,恭喜啊!”我爱人拿着通知书连说“谢谢!谢谢!”激动的眼泪都流了出来。“快回家报喜吧,家人一定很着急,信件上午收到的,没敢让邮递员去送,知道你一定会来取。”
 
  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看了又看,虽然迟来了,但还是来了,又感到它是沉甸甸的,必须好好珍惜它。
 
  快乐的校园学习和生活
 
  北师大是全国的著名的高等学府,全国有多少青年学子梦寐以求想报考它,但是如愿以偿考入的却很少,如今我能够走进北师大的校门读书、学习,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
 
  在这里的两年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知识得到丰富,情操得到陶冶。在这里我们不止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的知识,也学习到很多历史、经济、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台湾地方史》的开课,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台湾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更加坚信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台籍班学习兴趣小组合影(陈正炜供图)
 
  另外全国台联也经常邀请从台湾来的学者给我们介绍台湾社会的政治、经济现状,帮助我们认识台湾。此外学校也经常开讲座,邀请清华、北大教授来学校作专题讲课,听了这些讲座对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和视野有很大的帮助。班里还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及时进行讨论消化,对如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家相互提示交流。有时我们也举行辩论会,对一些敏感,一时不能理解的问题各抒己见,加深理解。北师大两年的学习让我们的文化知识更上一个水平,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获得“独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对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正炜(右一)在台籍班支部会议上的发言(陈正炜供图)
 
  为了贯彻“在大学里吸收优秀学生入党”的中央精神,台籍班成立党支部,鼓励大家写入党申请书争取入党,并开展“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讨论。在这期间我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经过两年的考察,我如愿以偿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国庆晚会活动排练(陈正炜供图)
 
  校园的生活除学习外,我们的课外活动也丰富多彩。班里组织了腰鼓队,参加国庆期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联欢表演,第一次能参加在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晚会表演,让我们倍感幸福和骄傲,终生难忘。还有踢足球、参加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等,最值一提的是棒球队的组队。棒球运动在大陆不太普及,但是在台湾是一项很普及且受欢迎的运动,台湾棒球队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有一天班上的同学在《参考消息》里看到台湾少年棒球队在美国比赛获得冠军的新闻,感到好奇,很多同学希望对这项运动有所了解,更希望能够组个棒球队学习打棒球。但是棒球这项运动不仅需要球,还需要一位教练,一些辅助器材:球棒、接球手套、捕手防护面具、垒、棒球帽、球服等,这些我们都没有,教练还好说,在班里我、叶露昆、陈义芳都打过棒球,我们可以来教,器材呢?
 
  正好那年寒假我回漳州,到漳州市对台部听到一位干部说他们的仓库还存放一些以前留下来的棒球器材,这才让我想起来有这么一段历史:那是1976年中日关系缓和,在日本的旅日台胞组织一支旅日青年台胞棒球队要到福建参访,并想与当地的棒球队打一场友谊赛。福建省对这项任务非常重视,选定在漳州成立一支由省外办台胞张克辉为领队,台湾省籍老兵、高山族,原八一棒球队的郑明德为教练的台籍青年棒球队。因为漳州台湾省籍青年多,又有一些日本归国的台胞子女,有棒球基础,和他们进行友谊赛,经过半年多集训,比赛进行的很顺利,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当时影响很大,国内外媒体都有报道。
 
  想不到这些棒球器械和服装最后都存放在漳州市对台部里,得到这一消息后,我立马找当时的对台部长也是一位台湾省籍老兵沈徐才,希望得到这些棒球器材组建北师大台籍班棒球队,老沈二话不说表示支持,这批器械就被托运到北京,台籍班的棒球队终于组建起来。
 

台籍班棒球队在训练(陈正炜供图)
 
  看到班上男同学,有试穿球服的,有挥球棒的,有抢试手套接球的,试戴球帽的,那兴高采烈的样子让我很欣慰,之后大家利用下午的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当然我、叶露昆、陈义芳也义不容辞当起了教练,教动作、排阵势、讲运动规则,大家很快进入角色,玩的很开心。遗憾的是由于棒球训练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训练场地要求严格,我们的功课又紧张,棒球队最终没有成形。但是让大家了解了棒球运动的规则,怎么个玩法,增长了体育运动知识。
 
  北师大毕业后,我很快转为国家干部,调进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委工作,仕途也从此开始。1992年的一天,芗城区委领导找我谈话说:“随着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回乡探亲,前来漳州寻根问祖、投资办厂的台胞日益增多,对台工作日趋重要,考虑到你是台联培养的台湾省籍干部,做台胞的工作会比别人有优势,区委决定调你到台办当主任,希望你能胜任这个工作。”就这样我在台办一干就是十年,当然这十年我的工作得到台胞、台商的点赞,也获得漳州市、芗城区领导的认可。2002年漳州市台联换届,我进台联当副会长和叶露昆会长搭档,2006年叶露昆提拔到福建省当副会长,我接任漳州市台联会长,一直从事着对台工作。现在退休了,回想自己的成长,真是要感谢台联的培养,感谢老一辈台胞蔡啸、林丽韫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开设台籍班,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培养大批的台联后备干部。
 
 
[编辑:王宇]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